【中科中渙】?“儲能安全考量與技術探討”主題沙龍在合肥成功舉辦
發布日期:2020-11-20 來源: 瀏覽次數:435
11月20日上午,由安徽中科中渙防務裝備技術有限公司和中關村儲能產業技術聯盟共同主辦的公益主題沙龍在合肥隆重召開,沙龍主題聚焦“儲能安全考量與技術探討”,邀請到儲能安全領域專家、儲能技術廠商、設計院所、消防專家、標準認證企業一道,探討儲能系統安全關鍵技術,探索儲能標準及安全防護措施,促進儲能長足發展。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研究員王青松主持本次沙龍。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研究員 王青松
中關村儲能產業技術聯盟秘書長劉為在致開場詞時表示,聯盟公益主題沙龍主題涉及儲能技術、產業政策、市場機制、安全標準、項目建設運營等方面,希望促進產業各方交流協作,創新產業發展。
中關村儲能產業技術聯盟秘書長 劉為
國網江蘇省電力公司高級工程師郭鵬宇從滅火技術方案和工程實施運行注意事項兩方面分享了”預制艙式磷酸鐵鋰電池儲能電站滅火技術研究”。郭鵬宇表示通過系列試驗表明以下兩項滅火技術是有效的,一是模塊級的細水霧滅火技術,二是用七氟丙烷/全氟己酮等氣體和細水霧聯用技術。隨著運行時間推移,大規模磷酸鐵鋰電池儲能電站的電池熱失控可能會成為一種常態,但從故障發展的角度來看,最開始只是一個單體電池發生熱失控,只要及時把簇級繼電器、艙級斷路器斷開,避免正常簇給故障簇進行充電,同時啟動通風系統進行通風,此時一般不會發生火災事故。細水霧等固定滅火系統應設為自動運行,如果發生火災,自動啟動滅火系統、用大量的水進行控火和滅火。
國網江蘇省電力公司高級工程師 郭鵬宇
浙江華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智慧能源分公司博士劉雙宇介紹了華云科技自主研發的儲能電池診斷云平臺。劉雙宇認為儲能安全是一個多維度、系統性的工作,在消防系統、監控平臺、電池管理系統方面都需要進行不斷的技術創新和產品迭代。華云科技提出云邊協同的儲能電池診斷系統概念,基本原理是通過邊緣計算的智能中斷采集電池管理系統提取與儲能電池相關的一些參數,通過數據的清洗、加工和一定的計算,將數據傳輸到云端。云端部署了與電池安全性、可靠性相關的算法,可以對電池的運行狀態進行實時診斷,提前預防安全事故的發生。并且診斷系統可以通過人工智能和大數據的分析技術,不斷提升診斷的精準性和可靠性。
浙江華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智慧能源分公司博士 劉雙宇
陽光電源股份有限公司總監汪東林帶來了主題為儲能系統關鍵技術的主旨報告。汪東林表示2020年是新能源加儲能的元年,但新能源配儲能的驅動力主要來自電網公司和地方政策,收益模式并不清晰。2025年整個儲能成本或將下降到兩毛左右,屆時儲能系統的成本下降和政策的互動將可以保證新能源廠站加儲能的整體經濟收益。目前市場上很多儲能集成廠家并不具備產品的整體集成,測試能力,交付給客戶的儲能系統存在一系列問題,在后續的系統運行當中,安全隱患、故障率、上線率,以及整個儲能系統的壽命衰減都會不斷暴露出來。行業相關主體要重視行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盡快建立行業標準與準入門檻。
陽光電源股份有限公司總監 汪東林
國網綜能服務集團科技研發中心研究員周喜超從投資者的角度,結合國網綜能投運的儲能電站實踐經驗,解讀了磷酸鐵鋰電池的安全問題。周喜超表示儲能電站安全是系統工程,是儲能行業發展的首要問題。除了關注儲能電站建設,產業各方更要投入足夠的精力做好電站的運維保障。對于如何平衡安全性和經濟性的問題,周喜超表示安全性是紅線,經濟性是目標,安全線要分場景、按需求,定義安全,分析危險源,確定安全約束邊界,建立指標標準。定量定性相結合進行分析,確定最優化的消防的配置。
國網綜能服務集團科技研發中心研究員 周喜超
會議最后,來自儲能領域的專家學者、能源決策機構、科研院所、電網集團、發電公司、設計院和儲能廠商等代表圍繞儲能電池本體熱失控、儲能系統安全關鍵技術、儲能標準及安全防護措施等方面展開了深入探討與交流。孫金華院士對本次沙龍進行了總結,希望產業同仁高度重視儲能安全標準問題,加強產學研交流與合作,推動儲能產業健康發展。
歐盟科學院院士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 孫金華
《儲能產業研究白皮書2020》
5月20日,《儲能產業研究白皮書2020》”在線發布會成功舉辦。超過三千人在線,一同見證了《儲能產業研究白皮書2020》十年紀念刊的發布。《儲能產業研究白皮書2020》對2019年美國、英國、德國、澳大利亞、中國、加拿大、印度、日韓等主流市場的儲能規模、政策、項目、廠商、標準的動態進行了梳理與更新,并對國內外儲能市場規模進行了預測與展望。
11月20日上午,由安徽中科中渙防務裝備技術有限公司和中關村儲能產業技術聯盟共同主辦的公益主題沙龍在合肥隆重召開,沙龍主題聚焦“儲能安全考量與技術探討”,邀請到儲能安全領域專家、儲能技術廠商、設計院所、消防專家、標準認證企業一道,探討儲能系統安全關鍵技術,探索儲能標準及安全防護措施,促進儲能長足發展。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研究員王青松主持本次沙龍。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研究員 王青松
中關村儲能產業技術聯盟秘書長劉為在致開場詞時表示,聯盟公益主題沙龍主題涉及儲能技術、產業政策、市場機制、安全標準、項目建設運營等方面,希望促進產業各方交流協作,創新產業發展。
中關村儲能產業技術聯盟秘書長 劉為
國網江蘇省電力公司高級工程師郭鵬宇從滅火技術方案和工程實施運行注意事項兩方面分享了”預制艙式磷酸鐵鋰電池儲能電站滅火技術研究”。郭鵬宇表示通過系列試驗表明以下兩項滅火技術是有效的,一是模塊級的細水霧滅火技術,二是用七氟丙烷/全氟己酮等氣體和細水霧聯用技術。隨著運行時間推移,大規模磷酸鐵鋰電池儲能電站的電池熱失控可能會成為一種常態,但從故障發展的角度來看,最開始只是一個單體電池發生熱失控,只要及時把簇級繼電器、艙級斷路器斷開,避免正常簇給故障簇進行充電,同時啟動通風系統進行通風,此時一般不會發生火災事故。細水霧等固定滅火系統應設為自動運行,如果發生火災,自動啟動滅火系統、用大量的水進行控火和滅火。
國網江蘇省電力公司高級工程師 郭鵬宇
浙江華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智慧能源分公司博士劉雙宇介紹了華云科技自主研發的儲能電池診斷云平臺。劉雙宇認為儲能安全是一個多維度、系統性的工作,在消防系統、監控平臺、電池管理系統方面都需要進行不斷的技術創新和產品迭代。華云科技提出云邊協同的儲能電池診斷系統概念,基本原理是通過邊緣計算的智能中斷采集電池管理系統提取與儲能電池相關的一些參數,通過數據的清洗、加工和一定的計算,將數據傳輸到云端。云端部署了與電池安全性、可靠性相關的算法,可以對電池的運行狀態進行實時診斷,提前預防安全事故的發生。并且診斷系統可以通過人工智能和大數據的分析技術,不斷提升診斷的精準性和可靠性。
浙江華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智慧能源分公司博士 劉雙宇
陽光電源股份有限公司總監汪東林帶來了主題為儲能系統關鍵技術的主旨報告。汪東林表示2020年是新能源加儲能的元年,但新能源配儲能的驅動力主要來自電網公司和地方政策,收益模式并不清晰。2025年整個儲能成本或將下降到兩毛左右,屆時儲能系統的成本下降和政策的互動將可以保證新能源廠站加儲能的整體經濟收益。目前市場上很多儲能集成廠家并不具備產品的整體集成,測試能力,交付給客戶的儲能系統存在一系列問題,在后續的系統運行當中,安全隱患、故障率、上線率,以及整個儲能系統的壽命衰減都會不斷暴露出來。行業相關主體要重視行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盡快建立行業標準與準入門檻。
陽光電源股份有限公司總監 汪東林
國網綜能服務集團科技研發中心研究員周喜超從投資者的角度,結合國網綜能投運的儲能電站實踐經驗,解讀了磷酸鐵鋰電池的安全問題。周喜超表示儲能電站安全是系統工程,是儲能行業發展的首要問題。除了關注儲能電站建設,產業各方更要投入足夠的精力做好電站的運維保障。對于如何平衡安全性和經濟性的問題,周喜超表示安全性是紅線,經濟性是目標,安全線要分場景、按需求,定義安全,分析危險源,確定安全約束邊界,建立指標標準。定量定性相結合進行分析,確定最優化的消防的配置。
國網綜能服務集團科技研發中心研究員 周喜超
會議最后,來自儲能領域的專家學者、能源決策機構、科研院所、電網集團、發電公司、設計院和儲能廠商等代表圍繞儲能電池本體熱失控、儲能系統安全關鍵技術、儲能標準及安全防護措施等方面展開了深入探討與交流。孫金華院士對本次沙龍進行了總結,希望產業同仁高度重視儲能安全標準問題,加強產學研交流與合作,推動儲能產業健康發展。
歐盟科學院院士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 孫金華
《儲能產業研究白皮書2020》
5月20日,《儲能產業研究白皮書2020》”在線發布會成功舉辦。超過三千人在線,一同見證了《儲能產業研究白皮書2020》十年紀念刊的發布。《儲能產業研究白皮書2020》對2019年美國、英國、德國、澳大利亞、中國、加拿大、印度、日韓等主流市場的儲能規模、政策、項目、廠商、標準的動態進行了梳理與更新,并對國內外儲能市場規模進行了預測與展望。